银翘散加减(《温病条辨》)
组成:金银花 15g、连翘 15g、薄荷(后下)6g、牛蒡子 12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、芦根 30g、玄参 15g。
功效:辛凉解表,清热解毒,利咽止痛。
名医经验:南京中医药大学某专家临证时,常加射干 10g、马勃 6g(包煎)增强利咽散结之力,若咳嗽明显,加杏仁 10g、浙贝母 12g 宣肺化痰。
2. 肺胃热盛型症状:咽部红肿剧痛、吞咽困难,伴高热口渴、口臭便秘、痰黄黏稠,舌红苔黄厚,脉洪数。治法:清泻肺胃,解毒利咽。验方:清咽利膈汤加减(《喉科紫珍集》)
组成:黄芩 12g、栀子 10g、连翘 15g、薄荷(后下)6g、牛蒡子 12g、玄参 15g、大黄(后下)6g、芒硝(冲服)3g。
功效:泄热通便,利咽消肿。
名医经验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某教授常用此方,若热盛伤津,去大黄、芒硝,加麦冬 15g、天花粉 15g 养阴生津;若扁桃体化脓,加蒲公英 30g、紫花地丁 15g 清热解毒。
3. 燥邪伤肺型症状:咽部干燥灼痛、异物感,伴干咳少痰、鼻燥咽干,舌红少津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治法:润燥清肺,生津利咽。验方:桑杏汤加减(《温病条辨》)
组成:桑叶 12g、杏仁 10g、沙参 15g、浙贝母 12g、淡豆豉 10g、栀子皮 10g、梨皮 30g。
功效:轻宣润燥,养阴利咽。
名医经验:上海曙光医院某老中医在此方基础上,加麦冬 15g、玉竹 12g 增强滋阴润燥之功,若咽痒明显,加蝉蜕 6g、僵蚕 10g 祛风止痒。
二、名医特色验方与外治秘方1. 干祖望教授 “利咽解毒汤”(耳鼻喉科泰斗)组成:蝉蜕 6g、薄荷(后下)6g、射干 10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、僵蚕 10g、玄参 15g、板蓝根 30g。
功效:疏风利咽,解毒散结,适用于风热或热毒所致急性咽炎。
加减:发热重者加石膏 30g(先煎);便秘者加大黄 6g(后下)。
2. 朱良春教授 “咽喉消肿汤”(国医大师)组成:桔梗 10g、甘草 6g、射干 10g、马勃 6g(包煎)、蝉蜕 6g、僵蚕 10g、牛蒡子 12g、板蓝根 30g、生石膏 30g(先煎)。
功效:清热解毒,利咽消肿,尤其适用于高热、咽部化脓者。
外治搭配:配合冰硼散(冰片、硼砂、朱砂等)吹喉,每日 2-3 次,增强消肿止痛效果。
3. 民间简易外治秘方六神丸含化法(经典成药验方)
组成:麝香、蟾酥、雄黄等(市售成药)。
用法:每次含服 5-10 粒,每日 3 次,可快速缓解咽部肿痛。
注意:含服时让药丸在咽部缓慢溶解,孕妇忌用。
青果利咽饮
组成:青果 5 枚、胖大海 3 枚、金银花 10g、麦冬 10g、甘草 6g。
用法:沸水冲泡代茶饮,每日 1 剂,适用于燥热伤津型咽炎。
三、辨证加减与注意事项随证加减:
若咽部充血肿胀明显,加丹皮 12g、赤芍 12g 凉血散瘀;
伴声音嘶哑者,加木蝴蝶 6g、凤凰衣 10g 开音利咽;
痰多黏稠者,加瓜蒌 15g、天竺黄 10g 清热化痰。
生活调护:
忌辛辣、油炸食物,戒烟酒,多饮水,保持咽喉湿润;
避免过度用声,减少粉尘、烟雾刺激;
高热或症状持续 3 天未缓解者,需结合血常规等检查,必要时配合西医抗感染治疗。
重要提醒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,中医治疗需辨明病因病机,若出现呼吸困难、吞咽梗阻(警惕急性会厌炎),或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,需立即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根据个体体质和证型精准用药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集中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