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场上空,一架自杀式无人机正以250公里时速俯冲而下,它的目标是一座关键设施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枚黑色“飞镖”从地面腾空而起,像猎鹰捕食般直刺目标——没有爆炸火光,没有导弹尾烟,只有金属碰撞的刺耳锐响。两架无人机在空中炸裂成碎片,威胁瞬间解除。这不是科幻电影,而是法国哈马坦AI公司研发的GOBI反无人机系统的真实拦截场景。
“空中拼刺刀”的物理美学
传统反无人机手段要么靠电磁波“软杀伤”,要么用导弹“硬摧毁”。GOBI偏偏选了最原始的路子:直接撞!这款长宽仅38厘米、重量不到2公斤的方形小盒子,靠四电机螺旋桨驱动,飞出250公里的极限时速。一旦雷达锁定敌机,它就像出膛子弹射向目标,60秒内完成5公里半径内的猎杀任务。
秘密藏在它的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里:头部双摄像头实时扫描,红外导引头锁定敌机螺旋桨或电池舱要害;AI算法在冲刺中每秒修正轨迹,最后关头来个“死亡之吻”。最绝的是它压根不装炸药,纯靠动能撞击——省钱不说,还避免破片伤及地面人群,专为城市战场而生。
展开剩余69%电子干扰的“致命短板”
别看电子干扰枪在展会上威风凛凛,真碰上高手立马歇菜。现代军用无人机早玩起“无线电静默”,像伊朗捕获美军RQ-170那样,用预设程序自主飞行。干扰机功率再猛,人家关掉接收器就成聋子打哑谜。
更头疼的是频段博弈。民用无人机用2.4GHz和5.8GHz?干扰枪对着频段狂扫就行。可乌克兰战场冒出改频无人机,加个跳频模块就能突破封锁。要是遇上大疆经纬M300这类工业机,三频通讯+抗干扰算法,干扰枪直接变烧火棍。
激光与微波的“土豪游戏”
定向能武器听着科幻,烧起钱来更科幻。美军“死神”激光车功率30千瓦,单价1300万美元,能烧穿1.6公里外的无人机。可大雨天激光衰减60%,雾霾天直接变“近视眼”。
微波武器倒能无视天气,“雷神之锤”一次放电瘫痪蜂群。但想覆盖足球场大的空域?得背个卡车大的电源车。沙特买以色列“铁束”微波系统花了2.7亿美元,打下来无人机比金子还贵。
“无人机VS无人机”的未来战场
物理撞击看似复古,实则是AI算力的巅峰对决。GOBI要在0.1秒内完成三道致命计算:预判敌机蛇形机动、计算最佳撞击角度、微调自身姿态。试验中撞四旋翼成功率92%,可面对装甲加固的“见证者-136”自杀无人机,有时得连撞两次才能撕开外壳。
北约早看中这套战法,火速下单数百万美元。10月就要列装部队,专防俄军“柳叶刀”无人机突袭。而伊朗更绝,把摩托引擎焊上钢管造“飞棍无人机”,20美元成本专打百万防空系统——矛与盾的较量,从来都是脑洞与成本的博弈。
城市战场的“降维打击”
在叙利亚巷战,俄军“驱虫剂”电磁站干扰半径才800米,楼宇反射让信号衰减七成。GOBI这类物理拦截器的优势立显:雷达看不到楼后敌机?放飞拦截机绕楼追杀;怕误伤民用直升机?AI视觉识别旋翼转速特征。
更狠的是组网作战。三架GOBI编队出击,一架干扰诱饵机,两架包抄主攻手——活脱脱现代版“三英战吕布”。哈马坦公司已测试蜂群拦截算法,未来三十架GOBI能织成空中猎网,专治无人机“狼群战术”。
当土耳其“卡古”无人机在利比亚用机枪扫射防空导弹,当加沙飞手用FPV穿越机钻坦克观察缝,传统防空体系被撕开裂缝。GOBI的暴力美学揭示新真理:反无人机没有银弹,但足够便宜、足够聪明、足够快的“铁疙瘩”,终将成为守护天空的基石。
发布于:浙江省股票配资集中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