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众网记者 郝存腾 通讯员 高帆 青岛报道
金秋十月,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的田野上农机穿梭,抢收队伍与烘干设备协同作业,奏响“三秋”生产奋进曲。面对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抢收带来的挑战,海青镇以“抢收快收、颗粒归仓”为目标,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,为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。
由于前期阴雨天气影响易导致玉米、大豆等作物因湿度过高霉变,海青镇投用的5HL-120型粮食烘干塔成了“定心丸”。该烘干塔日烘干量达120吨,采用清洁环保的生物油燃料,还获6万元区级资金补贴,有效降低农户烘干成本,预计助力烘干湿粮1000余吨,减少霉变损失,破解“晾晒难”困境。
抢收好成效,离不开设备与技术支撑。针对湿田作业难题,海青镇统筹9台履带式收割机、16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等130台套农机,联合区级应急服务队备足储备设备,优先保障积水地块抢收;农技人员下沉一线,指导农户散墒整地、调整农机参数,全力守护“粮袋子”。“三秋”生产不仅要保丰收,更要谋长远。
近年来,海青镇通过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+土地托管”等模式作为样板,推动规模化种植,依托烘干塔、专业农资保障单位等,打通“收割-烘干-存储-种植”链条。下一步,海青镇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,完善农业服务体系,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,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,农户增收更有底气。
股票配资集中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